5月12日,在十三师红星四场繁华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室内,前来参观的职工群众络绎不绝。展厅内展陈着团场建场初期使用过的生产生活工具和一张张记录了团场发展的老照片。
六连职工贾涛参观后感慨颇深:“‘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李青成、阿合提·巴依毛拉等都是身边的熟人,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一同为团场的民族团结事业作出贡献。”
东天山脚下,十三师新星市青春正盛。这里不仅有丰饶的物产,长期以来,各族职工群众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结出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团结的力量凝聚人心。多年来,十三师新星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过程,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着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覆盖成果,通过职工、农牧民夜校、结亲走访等活动,倡导互学语言,促进语言相通、心灵相通;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启动仪式、宣传教育展、座谈会、演讲比赛等为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月系列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共识。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能住上宽敞明亮的好房子!”柳树泉农场一连退休职工衣拉英·司马义满面笑容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走进衣拉英·司马义的家,亮堂堂的客厅里沙发、电冰箱、电视机等现代家具一应俱全。厕所安装了电热水器、现代马桶和新洗手盆,每间卧室还配备了衣柜。看着眼前崭新的家,衣拉英·司马义都喜得合不拢嘴。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支撑。近年,十三师新星市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民生建设力度之大、效率之高、受益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十三师新星市把兵地融合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兵地融合共建新机制建成运行,现已形成师市各团场(镇)、连队(社区)与哈密市乡镇、社区(村)党建共推、文化共荣、生产技术共享、劳务资源互换的发展格局,两地职工群众生活深度融合,优势资源互补。
和睦的氛围下,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在这里唱响:河南援疆干部陈金岭与红山农场哈萨克族牧工吐尔得汗·斯兰木一家结为亲戚。他帮助亲戚协调解决就医、就业、就学,贫困补助金发放等生活难题,发动各方帮忙寻找致富门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付江录,20年间,投入200多万元资金帮扶近40人就业增收,其中,10名火箭农场少数民族群众在他的倾情支持下踏上了小康之路……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们将积极构建长效机制,把好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机制固化、常态化,奋力谱写师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篇章。”十三师新星市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玉苏甫·吾尤甫说。(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惠子)
搜索
复制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南洁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